第42章 天书留言(1 / 2)

蒙恬和扶苏心中亦喜亦忧。

仙者,最早出现于黄帝时期。

上古有异人,魂魄能超脱于身体之外,静坐室内,乃神游四方。

此无拘无束也,便为仙。

此即仙之本意,修炼精神,肉体不是助力,反倒是禁锢。

修仙修的便是如何褪去肉身,而魂魄不灭,得大自在。

亦即,长生也。

无有肉身,只余魂魄,自然凡兵不可伤,不食不死。

至于余者,倒是了了,未曾听闻有什么异处,古人尚视此为歪门邪道,直到庄子出,道家兴,方才渐渐为世人所尊崇。

至于天人者,则与仙不同。

天人者,乃是修行正途,亦是上古传承正朔。

上古之神如娲皇者,为神人,若有气运功德在身,便为圣人。

神人之后,便是天人。

天人者,具神通,最基础的神通,便是肉身强横。

如《列子》有言,北山有愚公,面王屋太行而居。王屋太行者,方七百里,高万仞。

愚公惩出入而迂,聚室而谋曰:“吾与汝致力平险。虽吾残年之力,恐不能毁两山之一毛。然吾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操蛇之神闻此言,告知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以移之。

夸娥氏便是神人,而其二子,则为天人。

二人可负方七百里,高万仞之山,虽有夸娥氏本为大力之神的原因,然亦由此可见,天人之神通,远非仙人之流可比。

移走区区一个百万斤之鼎,犹如反掌观纹。

然而……

天人者,似乎并不精于炼丹小道。

“罢了。”

扶苏突然哑然失笑,他摇摇头。

“吾等于此处猜测天人之所能,恰如夏虫之语冰。”

蒙恬一愣,亦洒脱一笑。

正如扶苏所说,两人对所谓天人,乃至仙人之理解,尽皆来自古书,或者民间传言。

两人从未见过真正的天人或者仙人,讨论天人有何神通,又有什么意义?

而现在天人已去,带走了丹炉,却留下了自己的茅屋。

既如此,不进去看看,又如何心安?

茅屋就在松树之旁,似乎就是山中随处可见之蒿草盖成,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带着一丝让人无法言说之感,似乎一眼望去,便已经飘渺如仙。

茅屋之大门,则是山中原木制成,树皮都未曾褪尽,尚有嫩叶自缝中出,招摇于山风之中,生机盎然。

深深吸了一口气,蒙恬一马当先,站到了门前。

“我们这般进去,可会不敬?”

“行礼再进!”

话落之际,木门突然无风自开,似是欢迎。

两人面有异色,对视了一眼。

莫非,天人早知道吾等会进来?

天人之神通,果然非吾等所能知也!

茅屋里很干净,干净得简直不似人间。

入眼所及,便是一张床榻,床榻光溜溜的,没有铺草,亦无铺盖之物。上面不曾落灰,亦不曾有人睡过之痕迹。

除了床榻之外,茅屋中再无其他陈设,就连餐食之器亦无。

尚有捣药臼一个,里头尚有少数不知名药渣,透着一股草木清香。

捣药臼不敢拿,毕竟乃是天人居所。蒙恬直接扯下背后的披风,小心翼翼地将臼里的残存药渣轻轻刮下,用披风包起来。

蒙恬在忙,扶苏亦没有闲着。

他的目光落在了床榻之上,上面正放着一个古怪的事物。

他好奇地拿起这个事物,此物方方正正,巴掌大小,外壳似是皮制,而内里乃是一页页白色莫名之物,甚薄,上面若有痕迹。

“此或天书也!”

一个惊喜的声音响起,正是蒙恬。

他此时已经将捣药臼里头的药渣尽数包起,目光灼灼地看着扶苏手中之物,满脸喜色。

而扶苏眼中亦是充满喜悦,他仔细摸索着手中之物,触手挺扩,且有异香扑鼻。

“此似是墨香,然世间绝无如此香墨!”扶苏轻轻翻动,微微有些惊叹。

墨自西周已有之,就连毛笔,也已然问世,首制者正是蒙恬。这年头字虽然用竹简刻,但是壁画彩陶之属,已然是用墨画。

“上头有字!”

蒙恬眼尖,

最新小说: 舍弟诸葛亮 诱娇,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吐槽节目:我怒怼百万家长 抗清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隋唐小纨绔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