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回门(1 / 2)

结了婚后,小两口算是脱离原本的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老规矩,那就是新娘在结婚的第三天,要回娘家

当然了,任何老规矩的背后,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三天回门’也是如此。

在古代,男女的婚姻之事是经过“媒妁之余,父母之命”。

小两口在结婚之前压根没见过面。

男方更不知道女方的家庭状况。

所以才有女方带自己的丈夫回娘家认门。

“回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古代女子一般十几岁就结婚了。

很多事都不太懂,思想保守的大人们也不会明示。

女子回到娘家后,也可以趁机与娘家人亲近亲近。

娘家的嫂子也会在这时候,询问一下新媳妇的情况。

有不懂的事情,娘家嫂子也会教授。

...

‘回门’是婚礼的重要仪式,李东来和丁秋楠小两口自然很重视。

一大早就带着骑着自行车向丁家奔去。

李东来自行车的车把上一边挂着一只大公鸡,另一边挂着一只鸭,后座上还捆着一个纸箱子。

丁秋楠的自行车上把上挂着两尾大鲤鱼,后座上坐着李小妹。

本来今天不是李小妹出席的场合,可丁母丁父几天没见小妹,实在想得慌,让丁秋楠一定要带上小妹。

李东来自然点头答应。

反正是新派婚礼,规矩怎么来,还不是我说了算?

一路上,李小妹那张小嘴就没闲着。

“嫂子,你听过那首歌没有?”

“什么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这是儿歌,你嫂子是大人了。”

“那你还不赶紧生个胖娃娃,教他唱儿歌。”

“....”

敢情在这等着呢!

丁秋楠骑着自行车,抿着嘴差点笑出声来。

结婚前她没少听邻居的大娘说,结婚后小姑子最难伺候。

她本来还有些忐忑。

婚后却发现李小妹其实就是个心底纯真的人。

人也很勤快,每次做饭的时候,总会来帮忙。

丁秋楠看她年纪小,怕她碰着火炉了,不让她近前,她还嘟着嘴不愿意。

有这么好的小姑子,丁秋楠觉得自己很幸运。

唯一觉得有点不适应的,就是这小姑子总是变着法子催他们生孩子。

婚后第一天,就不知道从哪里拿了一个大红包,里面装了不少钱,说是要给未来侄子侄女的。

这么小的孩子,就跟丁母一样,实在是让丁秋楠忍俊不禁。

想起这些,她目光不由的看向前面的两条大长腿猛蹬自行车的李东来。

淡淡的阳光下,那糙汉子全身镀上了一层金光。

也许生几个娃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孩子的相貌不会差了。

...

李东来丁秋楠和李小妹来到丁家胡同时,胡同口已经围满了。

这些人都是丁家的邻居,丁家在京城没有多少亲戚,他们这些邻居自然要来捧场。

见到自行车,有人喊道:“姑爷姑娘回来了,快放炮。”

一个半大小伙子拿着香烟屁股,引燃挂在核桃树上的鞭炮。

“噼里啪啦”

一阵电闪雷鸣后,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小孩子们顾不得捡炮,一哄而上把李东来围了起来。

“新姑爷,新媳妇,糖,糖!”

丁秋楠笑吟吟的从后面的纸箱子里拿出一大袋奶糖,拆开后,大把洒给孩子们。

看到奶糖,旁边的大妈和小媳妇也都站不住了,挤进了人群中。

这些人都是看着自己长大的,丁秋楠也顾不得心疼了,大把抓糖果分给她们。

前天买奶糖的时候,丁秋楠还在埋怨李东来为何要买这么多。

现在想想,是她格局小了。

李东来则取出几包大前门,挨个给邻居的大叔大哥散烟,遇到年纪大的,还在丁伯仁的介绍下,给对方点上烟。

“这是前院的王大爷,老车把式了,当年解放四九城的时候,赶着毛驴车,冒着枪林弹雨为大军送过粮食。”

对于这种老前辈,李东来肃然起敬。

弓着身子,划着火柴,帮那个满头白发,脸上镌刻满岁月的老人点上烟。

“老大爷,有了你们当年的努力,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的日子。”

“小丁啊,我看这娃子行,比你嘴口甜多了,是个干大事的人,你小子的眼光不错。”

最新小说: 子木传 嫌我杂灵根,我无敌了你们哭什么 金戈伴君行 穿越上古定生肖 儒道我有一诗可镇山河 道之巅,方氏仙 九灵囚天 大道偷渡者 寡王修仙: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 我是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