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千夜 > 游戏竞技 > 走进不科学 > 第八百零三章 只能是你

第八百零三章 只能是你(1 / 3)

“......”
此时此刻。
面对一脸卧了个槽的徐云,潘院士的语气却骤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小徐,别看委员会的阵势很大,杨老他们可不是无底线为你来捧场的。”
“倘若到时候你的答辩表现平庸......你应该能猜到会有什么后果——我不是指学术领域,而是指舆论层面的后果。”
徐云原本还在为名单内容而惊讶呢,听闻此言后整个人顿时一凛。
的确。
这个名单阵容对于徐云...或者任何一位硕士研究生来说都堪称惊喜,是一件足以吹嘘一辈子的经历。
但另一方面。
这种大佬阵容并不单纯是一件好事儿,巅峰阵容代表的另一个含义,就是徐云必须要拿出配套阵容的表现。
毕竟.....
从纸面能力上来看,这个评审委员会评院士都绰绰有余了。
五人中的杨老自不必多言,华人物理学史上迄今为止的最高峰,他的争议主要停留在行为选择层次,单论能力即便是黑子也难以质疑。
某种意义上来说。
一个人能够拿出来被人黑,这说明他本身就有被黑的价值——要么是能力,要么是流量,要么二者皆有,总之绝不可能二者皆无。
除了杨老之外。
剩下的王老和周光召都是两弹一星功勋,副本里徐云还和他们的青春版...或者说中年版有过交集。
周绍平则是华夏高能物理的第二代拓路者,在赵忠尧王淦昌等人开路之后,便是周绍平他们一直在扛着华夏高能物理界一步步的前进。
至于剩下的那位薛其坤院士,徐云更是闻名已久。
如今的薛其坤院士是南方科技大学第三任校长,说实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南科大自带的buff,它的每任校长都多多少少坐的不太安稳。
例如南科大的第一任校长是原科大校长朱清时,科大学子公认的科大之耻,量子佛学的提出者。
当时朱清时提出了“6+3+1”模式对南科大进行招生,即录取综合成绩的考量方式为“高考占60%,自主测试占30%,高中平时成绩占10%”。
虽然没有完全脱离高考,但也算脱离了“一考定终身”的框架。
然后....
南科大首批招录的45位学生中,有4个中途退学,4个学分不够暂缓毕业,成功毕业的只有37人,只有两人被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录取.....
接着南科大计系一大半人在搞演化计算,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编译,软件工程方向研究的老师几乎没有,并且几乎每个组都有几个搞视觉的课题方便水论文,堪称乌烟瘴气。
等朱清时退位后,陈十一上位。
陈十一先生的科研水准要比朱清时高很多,但他一上位后就开始彻底推翻了南科大原本的招生方案,实行“2十2”的模式。
也就是本科生先进行两年的通识教育,大三开始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结果这样和【国际接轨】了五年不到,南科大的校长又换人了,换成了现在的薛其坤院士.....
所以很多南科大的学生都把陈十一院士视为了招安派,认为他是带着招安任务来的,改变了南科大自主招生的规则后就甩甩袖子走人了。
现任校长...也就是薛其坤院士则主张的是本土化的办学,做出了诸如晚会期间挂红灯笼、春节贴春联之类的操作。
这让很多接受了“国际化”教育的学校领导还有毕业校友感觉很膈应,因此薛其坤院士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位置上也颇有争议。
但另一方面。
薛其坤院士在学术领域的造诣却无人可以质疑,他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者,第一个获得巴克利奖的中国人。
徐云上辈子在写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提到过他——在塞林格靠多粒子纠缠态获得诺奖后,潘院士已经基本没了靠同方向获得诺奖的可能,有机会获得诺奖的国内成果只剩下了两个。
一个是王贻芳院士的中微子混合角,另一个就是薛其坤的反常霍尔效应。
其实以上两者都是标准的诺奖级别成果,但它们又并不存在断层式的获奖优势,因此在眼下这种国际形势之下,想要获得诺奖难度很高。
毕竟理科诺奖可不像抹黑华夏就能拿到手的诺贝尔文学奖,理科诺奖至今依旧是学术界的最高峰,一次获奖就足以让华夏的理科圈层在各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动。
视线再回归现实。
以上这五位大佬要么隐退要么业务繁忙,平日里能凑齐两位都算是少见了,遑论五人齐聚评审一位硕士的毕业答辩。
这种情况下,整件事必然会被舆论报道发酵。
如果徐云表现一般,那么可以预见到时候必然会有诸如【太子】、【x二代】、【造神】之类的帽子扣上来。
当然了。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风险自然就会有收获。
如果到时候徐云能够拿出个足够有质量的表现....那么这个阵容反而会成为徐云的助力。
“.......”
随后潘

最新小说: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全民:别人杀怪升级,我杀怪变大 我的技能没伤害 美食的俘虏之绝代盛宴 足球:开局复制巅峰梅西属性 无限强化天赋,我比无敌更无敌 英雄联盟之逆天王者 加点:特殊系治疗 在柯学世界养GIN崽 梦幻西游:最后一梦,开局被盗号